中國農業科技下鄉專家團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農業科技下鄉研究策劃咨詢服務組織,是在科技下鄉方面具有獨立分析和評價的職能,客觀發表研究報告的高層次專家組織,是中國生態農業千縣萬畝示范基地工程優選產品科技下鄉活動的中堅智囊。該團領導成員由我國科技領域、農業領域、金融投資分析領域、市場研究領域的資深專家組成,成員來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及有一定經驗的基層農技推廣人士、生產基地和企業優秀項目負責人等。
組建專家團的目的是為了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認真貫徹中宣部、科技部等十四部委《關于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及《農業部關于推進農業科技入戶工作的意見》精神,加快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其中解決“三農”問題仍是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探討為“三農”服務的有效途徑,改善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方法,提高農資經營系統的業務水平、服務理念和農民朋友的文化素質尤為重要。專家團的任務是搜集、篩選高校和科研院所、優質產品基地、生產企業的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新品種、新創造、新方法,根據農民和企業的需求,通過中國生態農業千縣萬畝示范基地優選產品科技下鄉活動,將其輻射到鄉村,落實到基層。在下鄉活動中,要當好農業生產和優秀科技企業的紅娘,為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產的需求架起一座共贏的金橋,為帶動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服務。
專家團的組建將推動科技下鄉的創新和中國生態農業千縣萬畝示范基地優選產品科技下鄉活動在全國更深入的開展,為其提供技術支撐。進一步指導示范工程辦公室認真開展送專家、送優質產品、送適用技術、送優秀媒體下鄉活動。我們將通過組織專家對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綜合防治進行現場授課指導,巡回演講的形式,充分利用農業大學、農科院所的技術和人才優勢,把農業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與科技報刊音像制品等結合在一起,通過直接下鄉這個共贏的互動平臺,使基層農技推廣、農資經營得到發展,讓農民朋友在試驗與示范中,親眼看到實惠,得到利益;使科研與生產企業的新產品盡快得到推廣,減少不必要的流通環節。將新聞單位的報刊、音像制品中的優秀文章、專家建議、致富經驗等及時送到農民朋友手中。印刷深受農民朋友歡迎和青睞的明白紙、明白冊,用講笑話、培訓、講課、推介會等多種形式將下鄉活動搞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進一步解決農民朋友遇到的選好產品難、讀書難、求知難等問題,多管齊下為建設新農村服務。
科技下鄉專家團的活動采取雙向選擇,成員自愿申請加入的形式,只要是熱愛農業、關注農村,關心農民,又樂于服務農業第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均可申請報名,申請時需提供個人簡介,學歷證明,身份證和職稱證書復印件,專業特長及愛好,相關論文及研究成果。有基層講課和現場指導經驗者優先(種植業:新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及農作物高產栽培和病蟲害綜合防治;養殖業:健康養殖家禽及畜牧和疾病綜合防治)。共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獻計獻策,做出新貢獻。
凡被認可的專家,可參加農業部、科技部、教育部等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所組織的科技下鄉活動。
中國農業科技下鄉專家團聯絡處
中國農業科技下鄉專家團管理辦法
中國農業科技下鄉專家團由中技協牽頭組建的,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農業科技下鄉研究策劃咨詢服務組織,在科技下鄉方面具有獨立分析和評價的職能,是客觀發表研究報告的高層次專家組織,是中技協科技下鄉工作委員會和中國生態農業千縣萬畝示范基地工程優選產品科技下鄉活動的中堅智囊。該團領導成員由我國科技領域、農業領域、金融投資分析領域、市場研究策劃領域的資深專家組成,成員涵蓋面廣,既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專家,又有一定經驗的基層農技推廣人士和生產基地、企業優秀項目負責人以及新聞單位記者等。
一、專家團成員基本條件:
1.熱愛農業、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樂于服務農業第一線,具有奉獻精神;
2.身體健康,會普通話,有較好的口頭表達能力;
3.有良好的社會形象,在本行業內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基層講課、培訓和現場指導的經驗,在專業方面有突出貢獻。
4.能認真開展新技術新產品的試驗和示范推廣宣傳工作,并能積極組織當地有關部門開展科技下鄉聯絡工作。
二、組織機構及聯絡處:
專家團辦事機構(稱聯絡處)設在中國農業大學,日常工作由中農國優(北京)科技推廣中心負責。
三、專家團的主要任務是:
1.新農村建設及科技下鄉理論研究;
2.對新農村建設、農業科技領域、農業生產、市場推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咨詢與服務;
(1)搜集、篩選高校和科研院所、優質產品基地、生產企業的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新品種、新創造、新方法并進行匯總推薦;
(2)農業高新技術的推廣與轉化研究。
(3)接受委托。組織對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新品種、新創造、新方法的評審。
(4)農業企業、加工企業、農業產業化體系建立的技術咨詢與服務。
(5)農產品、農用生產資料、農業新技術與項目的評價與推薦。
(6)引導企業,特別是農業龍頭企業在農村技術創新和農技服務中發揮重要作用,立足農村、連接市場、推廣技術、輻射農戶、服務農民。
(7)專項技術的合作咨詢與培訓服務。
3.學術交流
組織相關領域的研討會,增進交叉學科交流,促進學術水平提高,加快我國農業技術的普及。
四、專家團成員的申請程序及活動準則
專家成員由個人申請,并履行個人的承諾,遵守服務“三農”,獻身農業的準則,經專家團確認后,頒發專家團成員證書,專家團所有活動由聯絡處統一組織、協調,并以書面通知(或發函文)的形式開展各項工作。凡要求開展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包括專家團成員,需書面提出申請,經聯絡處書面認可后將組織專家團成員參與方可實施。未經專家團聯絡處和示范工程辦公室認可的單位和個人,以本活動的名義開展科技下鄉,責任自負。一經發現,將在相關媒體上予以通告,并保留追究其責任的權利,被通告的成員將被取消參加專家團的一切活動的資格。
專家團成員信息由聯絡處統一整理,并不定期在相關媒體上進行專家宣傳報道,讓更多的人了解專家團成員,并接受業界監督。
五、專家團的服務模式:
1.組織研討會。群策群力為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新方法等號脈把關;
2.科技下鄉到田間地頭。根據農民和企業的需求,通過示范基地優選產品科技下鄉活動,將其輻射到鄉村,落實到基層。
3.與地方政府或企業聯合,設立示范區、示范園,組建示范基地,切實指導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法的推廣。
4.組織培訓會。將產業服務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抓。從干部深造到農民培訓,組織不同層次的專家為不同層次的群體服務,促進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開展。
5.編輯出版包含相關技術、適用資料以及致富信息的出版物,為科技下鄉工作委員會提供信息支撐。
6.專家團每年組織一至兩次工作會議,區域性會議根據需要召開。
專家團應成為技術推廣、示范培訓、產業服務等方面活動的重要技術力量。當好農業生產和優秀科技企業的紅娘,為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生產的需求架起一座共贏的金橋,為帶動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地址:(100193 )北京圓明園西路2號中國農大43#
電話:010-62733339 62818227
傳真:010-62732298
Http://www.fixiravaluationmistakes.com E-mail:nacc@nacc.org.cn
申請表格(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