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畜牧法。其中,加強畜禽疫病監測、培育和推廣畜禽優良品種、完善有關扶持政策等規定引發廣大養殖戶關注。法律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保障畜禽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促進我國畜牧業健康發展,主要制度措施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畜牧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是拓展農民就業和增收的重要渠道。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畜牧業生產平穩發展,生豬出欄保持增長。前三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穩定增長,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6711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283萬噸,增長4.4%。這是國家穩定和延續長效性支持政策的積極結果。今年8月份,農業農村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提升豬肉供應安全保障能力。
此次畜牧法修改的目的之一,就是促進畜牧業穩定發展、畜禽產品市場平穩運行,維護養殖者和消費者利益,提升畜禽產品供應安全保障能力。法律從多個方面提出推動畜牧業提質增效,如明確加強畜牧業生產能力建設;加強畜禽疫病監測,防范公共衛生風險;完善畜禽遺傳資源和種畜禽管理相關規定,增加有關審批信息公開的內容等。
健全現代畜禽養殖體系,為保障畜禽產品有效供給與質量安全提供支撐。在鼓勵和扶持發展規;、標準化養殖基礎上,法律新增鼓勵智能化養殖、統籌畜禽養殖用地保障工作、促進種養結合和農牧循環等內容。同時,協調推進草原保護與草原畜牧業發展,建設牛羊等重要畜產品生產基地,支持牧區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畜群結構,促進草原畜牧業節本、提質、增效。
完善的畜禽遺傳資源保護,是畜禽產品高效安全供應的基礎。畜禽良種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國家對畜禽遺傳資源享有主權,畜禽遺傳資源進出境和對外合作,都必須遵守法律規定。法律規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以國家為主、多元參與,堅持保護優先、高效利用原則,實行分類分級保護,開展資源調查、保護、登記、監測和利用等工作;支持對列入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品種開發利用,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
穩產保供的持續性政策,是畜禽產品高效安全供應的指引。要保持政策連續性,加強對畜禽養殖戶的指導幫扶,鼓勵涉農企業帶動畜禽養殖戶融入現代畜牧業產業鏈。要輸出更多公共產品,如建立統一的畜禽生產和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制度、完善畜禽屠宰管理制度等,保障畜禽產品供給高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