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人民大學共同主辦的“食學自主知識體系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全國人大科教文衛委、農業農村部、中國工程院、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的20余位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
與會專家指出,食事問題是人類的生存性、根本性、持續性的問題,食學以人類的食事為研究對象,包括農學、食品科學、營養學等諸多學科,是一個體系龐大的復雜的學科體系。率先解決好食事問題,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和建設健康中國等戰略目標的實現都具有深遠意義。開展食學研究,建立食學學科,表明我國學界在構建食學自主知識體系方面的創新意識和重要進展,充分表明我們的學界和科技界正在把解決食事問題擺在國家教育和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位置。
專家認為,構建食學自主知識體系恰逢其時。當前,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成功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等收入以上人群不斷擴大,人們消費水平、消費能力明顯提高,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追求很大一個方面在飲食消費上。創建中國自主的食學知識體系,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食物資源利用和食物生產供給,以及食物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深刻變革。
專家建議,要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食學自主知識體系。加強食學學科建設,聚焦食事發展、食情變化與食物生產能力,以及食物資源布局、結構、供給、分配、消費及其相關的政策,組織開展原創性基礎研究,打造食學學術品牌。把握培養食學相關人才,食學科技人才發展規律,加強食學全鏈條人才服務能力,系統化人才托舉能力。強化食學文化宣傳,結合中華民族獨特的飲食文化,研究中華食事歷史和內涵,推動食學科學文化繁榮發展,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滋養。開展食學通識教育,將食學教育納入基礎教育環節,從基礎教育抓起,通過食學認識國情和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