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廣西南寧武鳴區雙橋鎮伊嶺村的3000畝火龍果種植基地,公司技術總監廖祥松告訴記者:“基地采取工業化的種植管理模式,195個標準化田塊均采用統一的設施栽培技術,配套‘水肥一體化’噴滴灌系統,抑草膜、物理防蟲燈等標準化設施。這樣的模式下,一對夫妻可以輕松管理30多畝地,千畝基地只需一個負責人就能完成全部協調工作!
武鳴伊嶺火龍果種植基地的現狀,是近年來廣西火龍果產業高速發展的縮影。2021年,我國火龍果種植面積突破100萬畝,趕超越南,躍居世界第一。其中,廣西火龍果種植面積超30萬畝,產量、產值均占全國1/3以上。
在火龍果產量方面,廣西為何能在全國火龍果種植區中脫穎而出?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廣東省的鼎力支持。以武鳴伊嶺火龍果種植基為例,“基地實現規;N植、機械化作業、智能化管理,靠的是大項目、大資金的強勢支撐,在此過程中,廣東省的對口幫扶助推了基地種植水平實現質的飛躍!绷蜗樗烧f。
據了解,在粵桂兩省區農業農村部門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粵桂協作鄉村振興的各項投入不斷加大。今年以來,廣東已向廣西撥付財政幫扶資金16.956億元,縣均投入5138萬元。產業合作方面,新增引導落地投產企業130個,實際到位投資額24.99億元;消費幫扶方面,累計幫助采購、銷售廣西農畜產品和特色手工藝產品101.15億元,廣西累計向廣東出售農產品55.86億元。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大灣區是一個大市場,消費能力很強,每年的數字農業大會、食博會、農博會等,為產銷對接提供了廣闊的交流平臺,廣西火龍果正是粵桂資金、技術、市場等協作下結出的“碩果”之一。下一步,廣東將繼續發揮地方優勢,加快全產業鏈項目發展步伐,加強項目聯農帶農富農效果,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新階段粵桂協作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