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各地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多種產業融合發展。
眼下,正是油茶收獲時節,在江西鄱陽縣的油茶基地里,沉甸甸的油茶籽掛滿了枝頭,農戶們正忙著采摘、裝袋、稱重、搬運果實。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江西全省擁有油茶林1500萬畝,年產茶油17萬噸,種植面積、產量和產值均居全國第二。
江西省宜豐縣車上林場 黨委書記 傅海波:2019年我建這個產業的時候,我當時的理想就是要把它(油茶種植)作為一個脫貧攻堅的產業,作為一個可以推廣、可以復制的模式。那么目前來看,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當地鼓勵企業、農戶發展油茶生產經營,并大力推廣“油茶+旅游”“油茶+餐飲”“油茶+文化”等多種融合發展模式,油茶產業成為江西多地助農增收、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這幾天,在四川涼山州喜德縣,河谷地帶的葡萄園也開始進入采摘期。村民們正忙著采摘、裝箱晚熟的“秋黑”葡萄。
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冕山鎮民主村黨支部書記 陳德。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過去種(土豆等)傳統農業,收益一年算下來一畝地大概能掙個500塊錢,現在我們通過(葡萄)產業,一年(一畝)的收益大概能達到3萬塊錢,已經翻了很多番了。
四川涼山州喜德縣曾是全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過去種植土豆、玉米、油菜等糧油作物,收益不高。近幾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當地調整農作物種植類型,在河谷地帶種上了葡萄、蔬菜等作物,緩坡地帶種上了油橄欖、中藥材等作物。2021年,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比例上升到40%,農業產值顯著提升。
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副縣長 楊路:喜德縣的水果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12萬畝,經濟收入上已經達到了4000多萬元,蔬菜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31萬畝,在總的收入方面達到1.32億元。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業結構優化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為鄉村振興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